0%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喜好、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权威、互惠、短缺

谁是真正的穷人?

《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The Truly Disadvantaged:The Inner City, 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1987年的书,当年16本《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编辑年度之选之一。作者威廉·威尔逊(William Julius Wilson)是名副其实的著名社会学家,照译者的说法,九二年时克林顿总统还隆重推荐过这位“我们国家在种族问题和城市贫困方面最杰出和最重要的学者”。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是今年的《不止种族》(More Than Just Race: Being Black and Poor in the Inner City)。看得出,种族、内城区贫困仍然是他关注之所在。能有一方持之以恒关注的空间,也算得人生的幸运之一。

在《真正的穷人》里,作者努力地提醒大家,黑人并不是一个同质的整体,公共政策需要注意到族群内部的阶级分层。就这个意义来说,他的写作本身就是对自己观点的一种佐证——黑人内部具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作为一位黑人学者,他对种族问题自然而然地具有学理上和生活中的双重体察。他注意到了民权运动的“隐秘”结果,即,虽然黑人(美国少数族裔的主体)情况在总体上获得提升,但是很大一部分的生活却因此反而变得更为糟糕。譬如,住宅隔离制度被取消,使有经济实力的黑人得以搬离原来社区,择良木而栖,原来的黑人社区情况反而因此而变糟。民权法案只是第一步,还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金牧师在1968年,即遇刺前不久,就说道,“如果连一个汉堡包都买不起的话,被允许在饭店就餐又有什么好处呢?”(P180)所以,如果执着于种族问题,可能会忽视真正或更重要的问题所在。他的书出版后不久,1992年,洛杉矶发生了大规模的种族骚乱,一时京师震动。

在他的观察中,内城区的社会断裂,以诸如暴力犯罪、家庭解体、福利依赖等形式表现,到1970年代中期“达到灾难性的程度”(P3)。由于贫困率畸高,黑人社群面对的此类问题更加严重,令人困惑的是,刚刚过去的1960代,民权运动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就。威尔逊利用扎实可信的统计资料指出,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方面的学者对问题的解读及开出的药方都偏离了事实本身。前者往往闭目塞听,乐于将问题归结为种族主义遗毒;后者则借检讨“伟大社会”计划,鼓吹削减公共福利。双方此消彼长之际,问题逐渐变得糟糕。当今中国社会,目见许多经济学爱好者警惕福利国家的弊端,恐怕超前且无的放矢。综合两者之优劣,威尔逊试图寻求的是一种“调整关注点的自由主义”。

“调整关注点”是问题之所在,也是正视黑人内部阶层分化的题中之义。这里,莫伊尼汉报告(Moynihan Report,1965/11)抛了很管用的一块砖,他认为“黑人社区正在分裂为两大群体,一是稳定的中产阶级群体,日益变得强大和更为成功,一是日益瓦解和贫困的下层阶级群体”,(P249)其后城市贫困和家庭结构的主题逐渐成为热点。照威廉·曼彻斯特先生的说法,这份列举大量触目惊心事实的文件,同时也伤害了许多黑人民权领袖的自尊心,促使他们做出了激烈的回应。(《光荣与梦想》某页)威尔逊列举的材料表明,“伟大社会”计划和“消除贫困之战”缺乏更大的事业,没能将“贫穷问题和美国经济组织的一般进程联系起来”。备受保守主义者质疑的福利制度,也并非像他们“一目了然”的那样,造成了对福利的依赖。他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变迁,所以增进黑人就业应该是最重要的对策。他希望将种族问题整合进更广泛的社会事业当中,寻求更多支持的“普遍性的改革计划”。这样,与种族问题经纬交织的贫困问题会有一个更为广泛的民意基础,“真正的穷人”将会取得可持续的进步。

这本书面对的是二十多年前的美国社会,虽然要避免生搬硬套,但是对正处在大跃进式模式的城市化的中国社会也不乏教益。作者的整合视野,将定量(统计材料)和定性(对“贫困文化”的反思)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公共政策研究者同样有所裨益。就中国的民族政策来说,学者和民众津津乐道的加分之类的小优惠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大政策,究竟有没有平均地落实到少数民族的每一个个体,而他们中间“真正的穷人”又是谁呢?民工呢?流动人口呢?他们的问题是不是需要整合进城市问题当中?这些都是现实且长远的问题吧。制定政策前的论证很重要,可接下来还有个“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呢。

贫穷的面孔

这本书是关于芝加哥内城黑人聚居区的一系列问题的综合阐述与分析,黑人中产阶级与贫困阶级分化巨大,黑人中产阶级有钱之后就会搬离原来的社区,使得原来的社区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而贫困人群中妇女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扶贫工作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贫困女性化”,或者说,“贫困长了一张女性的面孔”,其含义是,随着社会变迁,越来越多的妇女缺乏应对市场需求的基本技能,或者是直接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外,找不到工作,所以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贫困人群和吃福利人群的队伍之中。对比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做《泰利的街角-一项街角黑人的研究》,尽管黑人男人们的工作也不稳定,今天开车,明天休息之类的,但是比女性要好得多。这本书也提到了Lewis那本《贫困文化》,如果说贫困以及其应对模式作为一种现象存在,绝不是什么文化现象,虽然它可以算是一种亚文化,更多的应该算是一种“冲击-应对”模式。

这本书的前面部分都在描述关于贫困黑人的种种现象,其中一个现象很有趣,根据芝加哥警局的统计,所有犯罪行为中黑人和白人对半开,46%和51%,其他各族裔差不多各占1%,亚裔果然是良好市民。之前我看过犯罪学和受害者学也都提到,如果说不带任何种族偏见的描述的话,黑人犯罪的数据比其他族裔要高。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犯罪活动大部分是在族群内部出现,跨种族犯罪的很少,也就是说,黑人杀黑人,白人杀白人的比较多。这个数据如果准确的话倒是值得注意,因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族群的案件远远高于族群内部的犯罪行为。

不过这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仅仅描述这些现象,而是在于给出现象背后的解读。根据作者的分析,在民权运动之前,争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使得黑人作为一个整体背上了历史包袱,换句话说,上一代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social capital and cultural capital,也就没有资本传递给下一代(参见Bourdieu在《国家精英》里的阐述)。但是民权运动之后,美国社会普遍有一个假设是,已经不存在什么种族歧视了,只要你足够努力,只要你足够好,你就会成功。作者说,当然得承认,相对而言进步很多了,但是黑人的历史包袱并没有因此而丢掉。随着新移民的进入,大量拉丁裔和亚裔,尤其是台湾和香港移民(作者提到亚裔的时候专门指出了台湾和香港人@_@)的进入,使得黑人更缺乏工作机会。这里我就不同意作者的意见了,如果说歧视,争对亚裔的歧视一点不比黑人少,要说亚裔能够那么成功,尤其是港台移民的成功,关键是中国文化的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熏陶下的移民更擅长于把握工作机会,以及辛苦劳动。你不能一边指望工作少,一边指望薪水高,还要耍得舒坦,这种工作只怕是人人都想要吧。他提到的贫困黑人人群不断年轻化,也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几乎是没有读完书就开始混混了,找不到工作,继而只能依靠社会福利了。这个现象也可以和亚裔文化相对应,亚裔由于家族文化比较浓厚,尤其是港台移民,几乎是一大家子都移民了,下一代在上一代的期望与压力中长大,读书的狠劲一点不低于国内千军万马杀过高考独木桥的学生们。

这本书真是一本标准格式的社会学著作,从头到尾全部是数据,不管是论证黑人贫困人群中非婚妇女和单亲妇女的比例增加,还是说明黑人青少年辍学率很高,阅读率很低,都是大量的数据。可问题就在这里,定量研究的缺陷就是放眼看过去一片数据,而“人”呢?如果说,非婚女性逐年增多,为什么吖?为什么黑人妇女的离婚率比白人妇女高?黑人妇女是怎么想的?那些选择不读书的青少年们又是怎样想的。如果说作者在后半部分提出制定全方位的公共政策来改变这些现象,你连对方是怎样想的都不知道,谈何调整?方向若是不对,得不到对象的反应,制定出来的政策是失败的。作者最后提出,要设计一个整体性的计划,不仅是福利政策调整,医疗政策调整,各个方面的公共政策都需要调整才能改善这些情况。可是在缺乏质性研究的协助下,如何制定一个能够充分调动黑人积极性的整体公共政策?

读书笔记

威尔逊在书中引用大量的数字,令指出美国内城区的低层阶级穷困的原因是种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的叠加累积的结果。

观点:

  1. 内城区真正的穷人明显有色人种的比重大于白人。

  2. 在成书的这段时间(1987),美国城市生存环境恶化,内城区内贫困现象加剧,“伟大社会”这一改革计划失败。

  3. 有人认为原因是A.种族歧视。B. 穷人坐等福利的错误价值观。但是威尔逊指出,内城区里来自南方的黑人比北方本地黑人适应形势快,这就说明仅用种族歧视不足以解释该现象。

  4. 威尔逊提出原因是

A.长久以来的种族歧视
B.真正的穷人往往也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缺乏就业所需基本的技能。
C. 内城区不断有改变阶级身份后的人搬走,留下的都是赤贫者,相互传播负面价值观。相互影响。所以需要公共政策的有效介入。

贫穷的原因以及出路?

《真正的穷人》书评
既然认真读了,就写篇书评。
忽然有种想研究城市底层阶级的冲动。
不过是想研究一些能够实实在在把握的问题,并希望能够真正的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这本书翻了两遍,又翻了两遍自己做的读书笔记。

1
他们因何而贫困?
作者在此书中提出了社会断裂的概念。

所谓的断裂,就是指底层阶级几乎没有获取资源和机会的能力和机遇,陷入一种永续的病态模式。而这一切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层面的原因,当然还有历史方面的原因。

本书的副标题虽然指内城区底层阶级,但由于作者本身是黑人学者,关注黑人问题,他所研究的底层阶级主要是指黑人问题。于是首先引出一个歧视的问题。

美国白人对肤色有特殊的爱好。凡是不白的人或多或少收到歧视,至于对哪个肤色的人群歧视最严重,也与一些历史事件有关。

而为何偏偏是黑人?

黑人自南向北前往大城市的移民,说到底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移民,政策能够做到的限制其实是有限的。但是华人和欧洲移民属于国际移民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陆经历一个高度发展时期,国际劳工不断涌入,来此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也加剧了本土的资源紧张和就业形势。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度,即使最低的工资水平也会比国内偏高,于是国际劳工(特别是华工)将之和自己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时,更倾向于接受这种结果,对具体的待遇,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倒不那么强烈——这是具有权利意识的本土白人不能容忍的,“你们拉低了我们的工资下限”。排华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的。1882年5月6日,国会通过“排华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限制某一国家移民的法令,也是限制亚洲人入美的开端。美国激起的反对亚洲移民的第二次风潮是针对日本人的。在1917年2月的移民法中,划定了“亚洲禁区”(Asiatic Barred Zone),除特殊情况外,亚洲禁区内的居民不得做为移民入美。可见对亚洲人民的歧视已发展到何等苛刻的地步。

之后是针对欧洲移民的排斥,特别是东南欧移民。他们受到限制则是因为愿意在语言、风俗等方面保持自己的传统风格,对新世界的陌生态度使之主观上不愿意白人融在一起,反而形成了自己的圈子,但是这样的圈子所在的社区存在很多犯罪、吸毒等痼疾。美国在1885年和1889年颁布禁止契约劳工入美的法令

这些已经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而加以限制,客观后果是亚欧移民的绝对数量比之黑人算是九牛一毛,不常在具有优越感的白人眼前晃荡,于是不至于招致厌恶而成为白人眼中的眼中钉,这些有限的小众群体反而可以团结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地位流动。反之,黑人数目太多,混得好的黑人不多,数量庞大的素质偏低的黑人倒像是在和素质不高的白人群体抢占资源,加上发生在聚居地的贫困和犯罪问题,引起反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是受到歧视的历史原因。

不过一个世纪以后,对亚洲人的歧视可能在增加。因为移民限制解决了,特别是大中华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使移民比例不大,绝对数量也是客观的。文中特别提到近年来美国媒体对唐人街犯罪问题的报道。以及我的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同学的社会隔离感,她想找些话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大家只是礼节性的回应或是直接忽略。这样想的话,那些在美国混得好的华人也真是不容易的,比如能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业界大牛。

但是歧视的解释力度是有限的。

因为毕竟有一部分黑人已经迈进了中产阶级,并且,社会在进步,美国志在消除种族歧视的权利法案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公布了,但是内城区黑人面临的问题似乎更严重了一些。让我们把视角转换到年龄和失业上来。

年龄中位值是一个有意思的变量。比如中年人的收入相对较高,年轻人的犯罪率可能较高,这些是社会常识。无论是国内的农民工流动,还是美国的黑人移民,愿意走出来实现地理流动的其实是本地的精英了——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本,至少在年龄和体能方面。但是年轻人的冲动也是犯罪的诱因,在没有较好就业安置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所以,失业问题是作者重点强调的原因,关于失业,有其自身的因素,也跟整个社会面临的经济形势有关,经济萧条的话,失业率就会增加,产业转型,也会淘汰一部分教育水平低、技能素质低的产业工人。尽管有一些行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那么高,低端的岗位淘汰没有那么恶劣,但是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郊区或者远离大城市的地方。而美国的居住形态是,贫民窟往往在内城区,黑人在此聚集,却难以找到匹配的工作。

黑人男性往往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失业,家庭贫困是不可避免的了。当然,作为女性,更愿意与有工作的男性结婚,男性的失业使得适宜于结婚的男性储量指数下降,非婚生育增多,女性户主家庭增多。

2

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贫困的处境吗?

机会是很渺茫的。

居住的隔离带来榜样的缺失。以前的政策规定业主不能随便转让出卖房产时,这里是一种混居模式:底层阶级、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对社区服务、学校教育都是有要求的,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支付得起此类费用,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子女的价值观的塑造会影响到老师,继而影响到社区的全体学生,底层阶级不仅能搭硬件设施的便车,也能搭价值观的便车。

更重要的,社区内活跃着一些比自己能力强的群体,无形中对自身也有激励的作用,比如重视教育是好的,有稳定的工作是好的。通过与社区成员的接触,失业的人们也能获取有效的职业信息,至少有了改变自身经济能力的机会。

但是,政策一旦变更,这些具有榜样效应的群体慢慢撤出了内城区,这里成立负面人和事的集中区域。内城区底层阶级在机会、资源和信息上完全与外界隔绝,他们陷入了全面的社会孤立。

自身不是不努力,但是在诸多限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在底层的深坑中爬不上来,反而被贴上了贫困文化的标签,你之所以穷,就是因为你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幸好作者对此有所反驳。

3什么是有效的政策?

关键词仍旧围绕是经济变迁、失业、福利政策展开。首先继续发展经济,经济发展能够创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其次是制定能够得到广泛支持的政策。那些旗帜鲜明提出“针对某个弱势群体”的政策反而不容易得到广泛的支持,因为纳税人并没有享受到待遇,却要为此埋单。比如,伟大社会计划针对弱势群体,其实是财政为底层阶级的医疗和教育埋单,这当然是必须的,在经济发展平稳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去计较,但是一旦遭遇萧条,纳税人尚且自顾不暇,加上财政能够提供的医疗水平毕竟有限,底层阶级享用一套简陋的就医条件,而中产及以上更青睐私立的需要自己埋单的医疗,换句话话,他们没有享受到自己税收带来的便利。这样的政策当然不会赢得广泛的支持。

所以作者的观点是,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如何让他惠及更广泛的人群,这样不会招致多少反对,但是不同阶层的人对此类福利政策的需要度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富人来说,100元只是一杯咖啡,对于穷人来说,却是某几日的生活费,如此,福利还是较大程度地帮助了穷人。

4对于中国的启示
城市偏向
异地高考
微观措施: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